今天在 Sambile01 看到有人問熱傳工程師的出路如何?這不是重點,重點是,有人回答說,他們家的熱傳工程師,如果解不過,就加大散熱面積,那不然就加風扇,或調高風扇轉速....
我懷疑我們是同公司的哩....
但我想說的是....要不然勒?
電子有所謂電子的架構,難道散熱就不需要所謂的散熱架構(或是散熱策略)?
舉個今天敝公司的真實案例:
話說,機構發 E-Mail 通知,開孔要縮尺寸。實際上,這一部分之前已經評估過了,分成兩個部分。第一個階段是從方形孔改成六角孔,結果散熱的開孔面積少了 25% ~ 30%。我吞了。現在第二階段跟我說開孔尺寸要縮小....
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,除了能增加散熱面積,增加風扇,調高風扇轉速外,還有什麼方式可以解?有一個好的散熱規劃,只少可以在轉速上,有較好的噪音表現。
前陣子,為了 Cost Down 搞共用殼,結果就找 ME 把東西擺一擺,就下去搞了。既然要搞共用殼,為什麼不是從產品的定位以及配置做一個完整的的規劃?共用的東西一下去,就代表未來的東西就會被牽著走,在現行的設計去搞成共用,也沒做規劃,到時候連 Solution 都沒得下。
或許,這對 Thermal 來說也沒什麼不好。對我來說,反正東西都訂死了,我只要抓住系統的散熱特性,我就可以爽爽的過日子了。
我同事說,以前做消費型電腦,開發時間長(相對於現在),測試項目多,測試時間長,測試方式嚴謹,結果保固時間短。先在是開發時間短,測試項目少,測試時間短,測試隨便測,保固卻特別長。(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的工業電腦,大家都是這麼搞?)
我只能說,歡迎心臟大顆的來購買我們家所謂的的工業電腦吧!
2 則留言:
沒關係阿,反正最後測不過就改SPEC就好啦.
適用環境35度C過不了就改25度C阿 業界很多都這樣玩的
台灣的工業電腦,真的是世界奇葩....過完年,再發另一篇....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