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,一些人員做了部門調整,原本幫我們處理測試軟體的 SW,現在不再處理我們測試軟體的部份,當然,私底下拜託他們幫忙還是可以的,只是他們在檯面上的主要工作,已經不包含我們 Thermal 測試時,所需要用到的軟體。
既然,沒有了資源,乾脆自己弄。參考原本的基本架構,發現主要是在 Linux 下的 Script 裡的一些敘述,但對於沒用過 Linux 的我來說,難度算是相當高的了。雖然念研究所時有用過 Unix,但也僅止於皮毛,且早就忘光了,對於現在的我來說,可算是從頭開始。只好從頭開始 Google script 裡頭的一些指令和參數。幸好,之前幫我們處理測試軟體的 SW,人還蠻 Nice 的,所以一些不懂的,乾脆直接問他比較快。看到後來,發現,整個程式可以分成幾個步驟。首先,是把 Linux 的 Kernel Load 進來,接著裝上所需要的 Driver,再接著裝上所需要的 Library,然後就可以進行硬體加壓,最後做一個輸出。整個流程大致上這樣,但說說是一回事,做又是另一回事,看似簡單,做起來可是滿頭包。幸好,在 SW,RA 的協助下,終於將 Burn-In Test 放入我改寫的測試程式中。實際上,RA 早已經將 Burn-In Test 放入他們的測試程式中,只不過,他們的加壓全部由 Burn-In Test 去做,但我的測試程式,可以同時使用其他的加壓工具。簡單說,就是一部拼裝車。說得好聽一點,就是模組化的程度較高。模組化的目的,就是我想要做的,因為這樣比較好管理,也比較有彈性。就如同我以前同事說我的 FloTHERM Model 很好修改一樣。如果將測試軟體做成高模組化,那麼只要加上一些註解,相信其他同事就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,調整指令或參數,做他們想要的測試。總之,至少目前 Burn-In Test 已經可以順利運行了。現在正在處理 Intel PTU 的部份。未來再慢慢加入 WiFi 與加解密卡的加壓程式。實際上,修改這些只是 Linux 的皮毛而已。最終的目標,是打算我們的 Thermal Team 可以自己 Build 出我們要的測試程式。只是,這對我來說,還算是一個遙遠的夢想。
2 則留言:
自己做也太厲害了吧
哈哈....過獎了。其實久是把原來的 Script,拆解或加入我需要的功能。目前應用到的,就只有人類最偉大的發明 - 複製與貼上。不過,有時候還覺得 Linux 還蠻好玩的。可惜現在連門都還沒踏入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