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

來杯咖啡....休息一下.....

介紹到這裡,可以算是完成一個小段落。這幾樣工具,足夠進行一個電子系統的散熱型能評估,剩下的只是實戰經驗而已。或許一些人覺得 PakSi-TM 對散熱分析用處不是很大,事實上,我也同意這個說法,因為從某個角度來看,我們確實不需要知道接面溫度為何就足以設計散熱的系統。但如果想要在 Icepak 中進一步模擬接面溫度,就必須仰賴 PakSi-TM 做出還算合理的各個熱阻值,套入軟體的熱網路設定中。Qfin 在設計中可以算是非常值得使用的一個工具,依照需求,可以先用 Qfin 概算出散熱片外形,然後套入 CFD 軟體中驗證。Macroflow 用的人似乎不多,但做為系統架構的初步評估,也算是相當適合。當然,CFD 軟體也是必備的。

台灣的電腦電子周邊產業,電子工程師說話向來最大聲,其次是機構,電子散熱常常輪為配角或是擔任救火員;電子與機構常常都在搞內定,熱流只能照單全收。在前前公司時(換過許多工作啦....),在剛開始做某個桌機時,電子跟我說:在 Design Fixed 前,你儘管修改,改到你認為沒問題,我和機構配合你的設計結果。Design Fixed 前改 Layout 不用錢,但是 Design Fixed 後你要做大變動,可能就要花大錢來處理 Issue 了....那一次,小小的一台桌機,模擬了數十次才定案....而那位電子也是目前我唯一遇到可以將散熱擺在設計前端。實際上,應該說電子,機構與熱流同時配合,所以那一個 Project 的散熱,從頭做到尾,都幾乎沒掛上散熱的 Issue,看了看產品,原來我當初設計的機殼,客戶目前還仍在使用當中....

所以,在設計初期,如果能夠先將散熱問題考慮進去,那麼後續的散熱問題,會少得很多。要知道,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電子要換料測試,幾乎都是現有標準品,隨 Call 隨到,而機構件打樣時間較長,而散熱元件所使用的機構件,不僅需要打樣,而且還要溫度測試,或許噪音也要重測,甚至在既定的架構下,還不見得解得過....所以,在設計之前,先好好規劃散熱設計,將有助於 Project 的進行。道理每個人都知道,但真正落實的少之又少,而且也包括了我。散熱設計以達到最佳化了嗎?我承認,我也沒有達到最佳化的設計。我分析的原因為:大部分的 Project,電子和機構已經決定架構,我只好照單全收。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,我太依賴 CFD Code 的分析結果,而 CFD Code 的缺點就是計算耗費了相當多的時間,在有限的時間內,無法做出最佳化的設計給電子與機構參考。當然,這也是在我換了工作後,回顧我過去的經驗,所得到的結論;也是促成我想要用流網路法來迅速評估散熱最佳化的可行性。 或許,哪天 Qfin 和 Macroflow 成為散熱分析的主力,而 CFD Code 淪為最後階段的驗證與 Debug 的工具了。網路上看了國外的一些做法,他們似乎已經這麼做了....我相信,科技始終來自人性,技術始終來自惰性....如果有愈快愈省時省力的方法,有人會不想採用嗎?不過,在我身上會不會成功還不知道?但至少是我目前的努力方向!

沒有留言: